第四十一章 北洋挖墓行

1917年,一个秋天的早晨。陆军次长一声令下,鄂尔多斯多罗小郡王帖木儿、南苑兵工厂总顾问卡尔·霍尔施泰因博士、兵工厂首席机械师前清皇家工匠秦海关,带着北洋军最精锐的工兵团,自南苑基地开拔去挖墓。

队伍最后,木头箱子装着金蟾镇墓兽。万一遇到特别厉害的镇墓兽,就用经过现代化改造的金蟾来对付,这就是以兽制兽,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

有人提议去挖清东陵,因为秦海关参与过慈禧陵的营造,必然知晓墓道口。何况叶赫那拉氏执掌国政多年,祸国殃民,割地赔款,不挖她的墓不足以平民愤!

“我做的镇墓兽,绝不能自己挖出来!”老秦已做好必死的决心,“你们要么先杀了我。”

“那就去挖清西陵?”

光绪帝就埋在那儿,秦海关的面色又为之大变,就要跳下马去寻死,被霍尔施泰因博士拉住:“秦!冷静!冷静!”

“荒唐!古今中外,有哪个国家是通过挖墓兴盛起来的?何况宣统皇帝还在紫禁城里呢,别忘了清室优待条例,我们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?”

说话的是小郡王。蒙古各部王爷贵族,世代受到清帝恩典,要是真挖了清朝皇陵,恐怕自己要被父王打死,还要被剥夺继承权呢。

有人说,清朝皇陵都是刚埋了没多少年,挖的话动静太大,不如去挖明朝的十三陵?反正就在北京郊外的昌平,路途也近,省得长途奔波了。

“放屁!”多罗小郡王抽了提议者一鞭子,帖木儿的年纪不大,心思却很成熟,“辛亥革命,汉人就喊着要为明思宗崇祯皇帝复仇,‘’反清复明‘’是南方会党的口号,我们若是挖了明朝十三陵,岂不要是被天下共讨之?这北洋的中华民国,岂不成了假民国,真清朝?”

这清陵不能挖,明陵也不能挖,再往上推,元朝压根就没有皇陵。鄂尔多斯境内的成吉思汗陵,不过是祭祀用的衣冠冢,何况小郡王就是蒙古人。宋朝皇陵在河南与浙江,历史上均被多次盗掘,恐怕存货无多。再不济就干脆杀上陕西,把关中的唐陵与汉陵全挖了。不过,陕西军阀如今敌视北洋政府,这帮人马过去不是送死吗?

有人说,堂堂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,四万万人的主宰,难道连个墓都挖不成吗?

“明清之后,镇墓兽只能为皇家所用,否则便是僭越。但在此前,有一定地位的王公大臣,均可以自行营造镇墓兽。我们不必只盯着帝王陵墓。”

秦海关在马鞍上坐不下去了,这么说,是为避免他们再回去挖清朝的墓。

“秦,你说的有道理!”霍尔施泰因博士频频点头,“你可知哪里才能找到这样的陵墓?”

“中国建造坟墓必须要看风水,所谓风水就是寻找龙脉,挖掘金井定穴位。而在北京周边,最佳的龙脉有两条,一是燕山,二是太行山。这两座山脉,都足够巍峨雄壮,绵延千里。不过,燕山古时属于边疆,紧挨着长城,除非是定都于北京的皇朝,否则不会把陵墓建在那里。而我们要挖明清以前的古墓,恐怕去太行山寻找更为便利。”

还有一则秘密,秦海关不能透露——太行山脉含有灵石,而灵石是制作镇墓兽必要的原材料,在太行山附近地下发现镇墓兽的概率也会更高。

多罗小郡王觉得在理,便命令部队南下,经过北洋重镇保定,往太行山方向搜索。他们沿途向地方官与老百姓打听,有无古代遗留的大墓封土。到了西枕太行的曲阳县,发现田庄村最近有盗墓贼活动,被巡逻的武装乡民擒获。

此地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间,北面有座山,西北面层峦叠嶂,两边有类似靠背椅的地形,正南地势开阔,旁边流经一条大沙河。

秦海关查看地势赞叹:“此乃龙脉也!”

附近村民也说,这一带风水极佳,古时有巨大的封土,地面原有许多石人石马。老秦眼尖,立刻看出田野间有神道遗迹。在他的指点下,工兵就地挖掘,发现几对石虎、石洋还有石人,另有一对石柱,全部为汉白玉。

这些翁仲体形略大于真人。石像一文一武,武将披挂明光铠,宽袖长袍,双手拄剑,威风凛凛,装饰可见四箍、弦纹、连珠、连弧纹,还有卷云和如意云头,雕刻精细,更似唐朝形制。而那石虎雄壮有力,前直立,后曲蹲,虎尾绕至下腹又上翘背侧。秦海关知道唐朝唯有三品以上官员,才有资格安置石虎、石羊、石人,能用汉白玉的则是帝王将相级别。

秦海关决定从神道尽头正中开挖。工兵们备好了炸药,但被老秦劝阻,还是手工挖掘。

天色已晚,多罗小郡王下令一边挖墓,一边安营扎寨。中华民国的五色旗,月夜下猎猎飘扬。他奉命看守秦海关,睡在同一个帐篷,千万不能让他逃跑。帖木儿爱读书,晚上点灯看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的《罗马帝国衰亡史》。秦海关吃了外国大夫开的药,长吁短叹睡不着。

“老秦,想什么呢?”

“小郡王,我有个独生子,他叫秦北洋,也跟你一般大。几个月前,他越狱逃往南方,不晓得如今是死是活?”

“秦北洋?”小郡王皱皱眉头,“好像听说过……他是不是个头很高?还会打架摔跤?”

“正是——难道你们?”

“哈哈哈!我跟你儿子,只有过一面之缘,在北京地方法院门口,为了一个小姑娘,还比试过一场摔跤。”

“冒犯冒犯!老秦我教子无方,竟然有眼不识泰山……”

小郡王摆摆手说:“我很喜欢他,相见恨晚呢!若他再回北京,我俩必能成为好朋友。不过嘛……”

“怎么了?”

“阿幽!”

“这名字好像有些耳熟。”

“说来羞愧,关于阿幽,我辜负了他的嘱托。”他的面色发红,摇摇头,“不说也罢!此乃我家的耻辱!”

老秦听不懂,却大胆请求,“小郡王,我已到黄土埋脖的年纪。明日挖墓,恐怕凶多吉少,若我死了,请把我葬于东直门外的秦氏祖坟。”

“说什么呢!”小郡王合上书本,熄灭灯火,“你以为我真想挖墓?还不是别无选择,为保住多罗郡王的世袭领地,免得惹怒北洋政府,得到一纸改土归流的通知。我父王又逼着我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书,再不济也要念个保定军校,将来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。其实,我对这一套毫无兴趣。我更想去大学读书,最好是历史系。”

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,我和儿子命中是工匠,而小郡王您命中就是王爷,我从不奢望秦北洋能成什么人物,只求他平安健康,早点娶媳妇,为墓匠族传宗接代,别荒废了手艺。”

“镇墓兽的手艺吗?”小郡王已钻进被窝,捅了捅老秦,“喂,你能教我吗?那只蛤蟆太厉害了,你肯定还能做出更强大的镇墓兽。”

“不传!不传!”

秦海关说罢,翻身睡了。

一夜无事,次日天明。太行山下,大沙河边,曲阳田庄大墓,工兵果然掘出了墓道。

小郡王、秦海关、霍尔施泰因博士,全都凑近了墓道口——外窄内宽,斜坡深入地下,两侧与穹顶都用青砖砌成,地面由逐层夯土筑成,看来异常坚固。

三人往下走,全副武装的士兵护卫在左右,马灯照亮鲜艳夺目的壁画——庞大的仪仗队,全是唐朝人物,黑、白、红三种颜料,戴着幞头,络腮胡须,眼窝深陷,明显不是汉人。圆领长袍,前襟撩起于胯间打结,衣带飘飘,脚蹬黑靴,右侧斜挎箭器,手持斧钺刀叉等武器,个个牛高马大,马匹也颇壮实。

秦海关发现一个细节,凡是壁画会有起稿线,就是打草稿的,完成后会被掩盖掉。但这些壁画的起稿线相当密集,两壁抹的白灰也不整齐,说明墓主人是匆忙下葬。但不管是谁,有如此排场的仪仗队,必是个尊贵的大人物。

沿着墓道往前,发现一道乌头门,就是棂星门,上髹黑漆,下髹红漆,如同仪门。工兵们取来重型工具,耗费大半天才打开。

随后一股黑烟蹿出,霍尔施泰因博士戴上防毒面具,又拿来两个给小郡王和秦海关,但被小郡王与秦海关拒绝了。

上下翻飞的尘土中,小郡王用手电往里探去,毕竟才十八岁,面露恐惧。老秦便领头闯进地宫。

这是个平整的“庭院”。举火把进去,先慢慢熄灭,等氧气进来,又熊熊燃烧。东西两侧砖墙上,开着两道券门。北侧是砖砌甬道,看进去才发现有一道坚固的墓室门。

博士不仅是科学家,也对西方考古学略知一二,立刻掏出照相机拍摄,记录这座大墓的原始面貌。他用尺子测量墓门,高达六米,门洞也有三米多宽。

秦海关发现一块带有铭文的青砖,写着“大金皇统九年三月重修”。

金代古墓?

不可能,这墓的石像生,还有刚才的壁画,分明是唐朝风格,只能说明在金代有过一次重修。既然是重修,说明至少挖到了这个位置——是否借着重修的名义,实为一场官方的盗墓呢?正如他们现在所为。

工兵用之前的方法打开汉白玉墓室门,小心翼翼地进去。又是一条甬道,两侧各有壁龛。再往前,发现东西两侧耳室,同样有汉白玉大门。甬道北端连着八角形的前室,这个形制颇为独特,霍尔施泰因博士赶紧拍照。前室的左右两侧,对称分布四个侧室,堆满金银财宝,这让工兵们垂涎三尺。

多罗小郡王掏出手枪警告——谁敢偷走一件宝贝,杀无赦。这一切全属北洋政府所有,是中华民国全体国民的共同财富。当然,各位挖墓的有功之臣,必会另行封赏,但绝不能破坏文物。

秦海关看到脚下方砖工整,比之清朝皇陵有过之而无不及,便松了一口气。对他来说,在地面呼吸的空气并不自由,倒是在一千年前的地宫里如鱼得水。这座大墓规格极高,有墓道、仪门、庭院、甬道、前室、后甬道、后室的中轴线,侧室与耳室分列左右,全用青砖砌筑,加上穹顶,竟有十二个墓室之多。工兵们清理出大量白瓷、部分酱釉瓷器,甚至有北宋紫定的瓷器,恐怕是金代重修(或盗墓)时带进来的。

最后一道是汉白玉墓室门。